2014年的国庆假期过去时,有人哀叹,这一年的假期过完了,然后,他们很快发现了新乐子——新一年的“双11”近在眼前。
今年是“双11”的第六年,六年来,这一天已经成为一个购物狂欢节:电商、实体商家、生产商、消费者、银行、物流、媒体都围着它打转,消费习惯、中国的零售业形式、交通、政策,甚至人们的思维都为之改变。
“双11”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大部分人都认可了它的积极意义,但也有人站出来“泼冷水”,“‘双11’跑得太快,有些脱缰了。”确实是这样,“双11”零点一到,人们蜂拥而至,已经积蓄了好几周的购买热情在这一刻尽情释放,这不仅造成了消费者心理的严重失衡,同时巨大的购买力,也给支撑和实现这种巨量交易的金融、物流等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有人把“双11”比作了“十一黄金周”,比作了“春运”。如何解决“十一黄金周”景区扎堆?有人提出尽快落实带薪休假。如何减轻“双11”的巨大压力,解决“双11”有可能出现的社会资源倾斜、失衡的状态?
“可以把集中在一天的狂欢变成常态,把这一天拉长成一周也是好的。”有人建议。
数据说话:“双11”这把火越烧越旺
2009年时,天猫商城还叫“淘宝商城”,跟成名已久的淘宝网相比,刚刚成立一年的它名声不显。其CEO的张勇想了一个点子,在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举办促销活动,以提升淘宝商城的知名度。
之所以选在这一天,是因为“光棍节”本身就带有网络时代的独有属性——属于网络上的大众,属于年轻人,属于尚未被恋爱掏空钱包和时间的年轻人。而且,这一天恰恰是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的中间,人们需要这样的购物季,来添置冬装。
于是,玩笑一样的“双11”出现了。它的横空出世,扇了所有冷眼旁观者一个耳光。
领头羊“淘宝”,不断刷新数据
2009年,淘宝商城“双11”销售额为5200万元。
2010年,这个数字提高到9.36亿元。
2011年,淘宝商城与淘宝网联合促销,“双11”的销售额跃升到33.6亿元。
2012年,“双11”当日支付宝交易额实现飞速增长,达到191亿元,其中天猫商城132亿元,淘宝59亿元。
2013年,淘宝“双11”交易额突破1亿只用了55秒;达到10亿用了6分7秒;50亿用了38分钟;凌晨5:49阿里当日交易额突破100亿;13:39达200亿元;17:31突破250亿;11.11日总交易额350.19亿。
2014年 成绩尚未可知,但如今的“双11”早就吸引了无数经济学家与分析学家,目前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今年“双11”,淘宝网与天猫商城的总交易额能够突破600亿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店学堂 wangdian.hznzcn.com】
下一篇:谁动了我的“奶酪”淘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