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昆和程代勇,这两个在阿里巴巴上创业的年轻人,在很短的时间里,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运用不同的方法,创造了财富的奇迹,而巧的是,他们都出生于一九八六年,都在沿海打过工,都回宜宾创业,并做得风生水起。
“在阿里巴巴这个平台上的宜宾个体商户中,魏昆和程代勇是做得比较好的,我们希望能将他们扶持为宜宾电子商务的标杆。”阿里巴巴市场部经理严军介绍说。
近日,记者见到魏昆和程代勇时很是吃惊,他们虽然年轻,但对做电子商务却很老到。
先打工后创业
魏昆原来在广东一家外贸服装企业做销售管理,一个月有几千元工资。这个企业有80%的产品都是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熟悉电子商务,身边也有朋友在做电子商务,并且做得还不错。二○○五年,他注册成为淘宝上的买家,二○○七年接触到了阿里巴巴这个平台。
二○○八年,金融危机导致厂里裁员,他回到宜宾,在朋友的带动下,魏昆准备从熟悉的服装行业入手,做电子商务。花了半年时间做筹备工作,魏昆开始通过阿里巴巴做代理商,从事服装批发。“创业是因为不想拿那点死工资过日子。”
同样,程代勇也到广东打过工,生产电子产品,又做了两年售后工作,后来回到宜宾,在一个单位上班,几百元一个月,他变成了“月光族”。他原来尝试在淘宝上开店,但经营了两个月就放弃了,“淘宝上累计信用的速度很慢,要很快见起色很难。如果开实体店,水电、人工、税务等成本对于创业之初的年轻人来说压力很大。”不过幸运的是,随后,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员联系到程代勇,去年九月,程代勇成为了网上批发商,“一年交2800元服务费,在阿里巴巴上做生意,没有库存和资金压力。”
两种运营手法
虽然同在阿里巴巴上做批发,魏昆和程代勇的方法却不尽相同。
魏昆在广东和成都找了4家服装生产厂商,为他提供货源,同时又通过网络找下游的分销商,订货、销售都在网上完成,他建有专业的推广网站,不仅在阿里巴巴上推广,还到百度、腾讯等知名网站做推广。
此外,他还在江安县红桥镇上开了一个一百多平米米的实体店,按他的说法,开实体店和电子商务相辅相成,两者加起来,创业之初他一共花了10万元。
严军说,魏昆充分运用了网络技术,尤其在推广方面做了很多文章,比较专业。除了在技术和推广上狠下功夫,魏昆坦言,从事服装行业还要把握流行趋势。如今他一天就有几百元的利润。
相对于魏昆,程代勇的方式就比较简单,在阿里巴巴注册后,他把长宁县的竹笋、黄粑、竹筒肉、竹笋、竹工艺品等通过网络批发到全国各地,还出口到韩国,“我就在这一个平台上做,电子商务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敏感度,瞬息万变的信息要及时掌握,才能捕捉到商机。”
控制生产
作为网上代理商,魏昆和程代勇都是中间环节,受制于上游的生产环节。魏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网上电子商务所有的成本加起来,一个月要支出七十多元,而网络的利润空间只有15%,以量取胜,实体店每月的开销要三千多元,利润空间是60%,但在销售总额中,实体店只占15%。刚开始运营时,生厂商每个月要求完成2万元的销售额,品牌和设计都是工厂说了算。
魏昆的打算是,希望能在三年内拥有自己的设计团队,然后找工厂代工自己的品牌,再开连锁店。
去年十二月,程代勇用自己做电子商务赚到的12万多元入股了一个竹笋生产厂,今年四月,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他投资13万入股了一家快递公司。现在他一个月的销售额
严军告诉记者,原来阿里巴巴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去年八月开始,阿里巴巴开始推行青年创业扶持计划,为个人创业者提供平台。目前,宜宾已经有一百多人参加了这个计划,魏昆和程代勇是其中成长较快的一批网商。
之所以他们能成功,严军认为,其实掌握电脑技术不需要太久时间,不少人都是做兼职,专注做网商的人不多。魏昆告诉记者,他一天的多数时间都坐在电脑面前,收集信息,而程代勇除了经营网上这个平台,忙的时候,自己还亲自下乡收竹笋和竹荪。
电子商务做大了同样能带动一条产业链,严军希望,对那些个人从事电子商务的创业人员,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电子商务的前景,三人都比较乐观,不过,魏昆和程代勇都感觉压力比较大,现在很多人还没有认真做,有些资金雄厚、经验丰富的实体经营者还没有投身到电子商务中来,所以近几年普通创业者还能从中寻找很多机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店学堂 wangdian.hznzcn.com】
上一篇:年轻人创业,路在何方
下一篇:“换客”的出现让以物换物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