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篇文章映入眼帘《1000万美元融资是这样得来的:“讨伐燃健身这个不良公司,还我22万元财产!求转发,伸张正义!”》,绝对吸引眼球,一个月前一好朋友的公司也遭遇了类似的讨伐困境,只是不是被合作商户,而是裁撤的员工。“刷单”,这个词最近是如此的高频出现在这个行业当中。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拆迁”的故事!
刷单的故事
昨天看到了Uber决定严厉打击专车司机的刷单行为。
几天前,一投行朋友咨询我说,行业平均刷单比例多少?因为他服务的公司遇到了投资方的打折要求。如果是按照销售额流水估值的话,当然要剔除水分。
两周前参加一投行安排的投资人调研会,对冲基金们也非常关心阿里打击刷单对业绩的影响。也问及了京东平台刷单带来的高速增长虚假繁荣。
一个月前和前腾讯的做投资同事们吃饭,他们说道了行业里某些热门的创业公司奇葩到直接到门店里把线下的订单录入成线上的订单。
一年前就听说过某传统转型的大型电商,让门店的员工把线下的订单录入改成线上下单,这样线上增长的数据就会好看很多。
“刷单”真是行业里心照不宣了!
刷单如此之普遍,让人瞠目结舌眼花缭乱,感觉这不是一个诚信的国度,或者说中国互联网创业圈充满了谎言,从融资额到交易本身。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中国的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地方官员谎报数据,是为了乌纱帽。上面知道数据有水分,为什么还要默认呢?是为了稳定人心,稳定投资,信心不可失。虽然二十年里国内外不乏机构,媒体试图拆穿这个统计谎言,不管你信不信,这二三十年国家财税收入在猛增,企业资产和收入规模在扩大,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在增长,无论是汽车丶奢侈品消费,还是海外旅行购物消费都在暴增,虚假的统计数字难不成还成真的了?
刷单好比是啤酒泡沫,啤酒有泡沫才好喝,全是泡沫就没法喝了,所以控制度很重要。最终把虚的变成实际交易!
刷单,真的是赚钱的
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写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概的意思是“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又各奔东西,甚至反目成仇”,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利益第一,规则和道德靠边站。过去两千年后,变成了另外一句话。"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当然了,大部分人记住的是丘吉尔说的。60年后的2015年初,英国率先背叛了美国盟友,带头宣布加入中国的亚投行,践行了帕麦斯顿的训言。这两天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又来中国巡游考察了,以争取中国更多的投资,说服中国中南海把伦敦作为人民币离岸交易的中心。以至于白宫认为财政部主导了英国的对外政策。
东哥说这么多,一句话,刷单是有成本的,刷单是为了赚钱。存在即合理,“刷单”不应该是禁忌的话题。
卖家为什么刷单?部分刷单是小二为完成业绩,背后暗示的要求的,但卖家商户也不傻,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大部分刷单还是卖家商户自主行为。那么对卖家为什么刷单?要么为了搜索排名靠前,要么为了讨好小二获取资源,皆为流量皆为赚钱。据东哥所知,大部分卖家不赚钱,但赚钱的三大类赚钱的卖家当中,最核心的一类就是会刷单敢刷单的卖家商户!
电商平台既不能杜绝刷单,也没必要
用户网购多用搜索寻找商品,这将导致杜绝刷单真的很难。有两个根本性的原因所致,一个是电商平台搜索规则当中,销量评价权重最大,对于新品,如果没有刷单,即便再好的东西,也不一定有机会展现给消费者。一个原因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没有购买记录,没有好评购买的商品,消费者不轻易下单。这个在传统线下零售也比较常见,新店开业,新品发布,都会拉一堆人(粉丝)撑场面。当然,这算是欺骗了消费者,误导了消费决策。
刷单今年有变化
之前刷单成本低,大量暴利的劣质假冒商品作为刷单主推品类,但现在电商平台加大了打击了力度,比如行癫上台后,就狠多了,刷单成本迅速拉高。虽然现在刷单依然还有,但卖家商户刷单,也是会选择一些优质货品“推荐呈现”给消费者。还是那句话,东哥以为,刷单好比啤酒泡沫,全是泡沫不好喝,有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刷单成本越低,刷单比例越高
之前有一篇很火的文章,说京东平台销售额90%刷单。东哥之前在京东做过战略,也有很多顶级卖家商户朋友,也有最大刷单公司的朋友,了解过刷单的事情。90%肯定是夸张了,但应该是比天猫严重的。行癫加大力度打击刷单之后,刷单公司业务量萎缩了很大,而京东的刷单业务依然繁荣昌盛。
这么多电商,哪家平台刷单更多?
刷单是有成本的,扣点越低的越容易刷单,开店门槛越低的越容易刷单,监管门槛越低的越容易刷单!京东平台直接刷单成本不高,但扣点太多是个问题。京东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阶梯扣点政策,有些卖家商户为了整体扣点成本更低,获得更多活动资源,会刷大量的单,极端80%也不是没可能。第三季度电商生意都不太好,其实目前各大电商平台的监管都在放水。最后哪个平台刷单多,你自己分析吧!
刷单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赚钱
投资人关心GMV真实增长,应该更关心收入增长。电商平台关注GMV增长,应该更加关心卖家数量,货品丰富度,关心平台收入增长。卖家商户,不关心GMV多少,更关心利润有多少。刷单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赚钱。只是刷单多了降低阿里广告收入,但是刷单多了却会增加京东佣金收入!
刷单本质上是替代淘宝广告(直通车丶钻展)投放获取自然流量的手段,如果投放广告获取一个订单的成本20元,而刷单只要8元,谁不干呢。和阿里不也一样,京东就没有什么广告位,很多卖家商户想投广告都没得买,整个京东平台也没有什么营销工具,其实一直都是被卖家商户诟病的。想卖得好,有且只有两种主要方法,一个是搞好和小二的关系,给活动资源。当然也要配合好小二,帮助完成业绩,活动资源销售额如果很差的话,以后就没得玩了。如果没有什么关系,就是想办法进入到搜索最前面,刷单毫无疑问是最佳的选择,立竿见影的效果。卖家在京东平台的竞争要比淘宝天猫简单的多!京东刷单成本要高得多,还赚钱吗?当然赚,于卖家商户京东刷单就算是广告费了。
做个简单的举例,某款服装100元,60%毛利润率,天猫扣5%,京东扣10%,在天猫卖家还有投放销售额15%作为广告费,广告加扣点是20%。而京东平台没什么广告位,假设50%刷单,不算刷单的直接成本,100元真实销售额带来的费用是20%。看上去,两个平台费率差不多,赚钱是一样多的,实则不然。京东用户质量要更高,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同样的商户商品,京东比淘宝天猫贵多了,比如天猫100元的服装,在京东可能就是卖110元的,谁搜谁知道!所以刷单给京东平台带来的一个损害是,京东用户可能会买到更贵的商品,这也是东哥基本不在京东平台购物的原因所在。这将影响京东平台持续的竞争力!
同样是刷单,大不一样
天猫和京东平台的刷单行为,更多是商户为获取更多流量的自主行为。而当下热门的O2O领域,刷单则是创业公司为了融资为了更高的业绩增长速度,补贴下的商户行为。前者天猫和京东能够在刷单中直接受益,增加收入,而后者要补贴商户,或许能够营造一种假的氛围吸引消费者真的购买。
刷单和拆迁的故事
写了这么多,刷单和拆迁有毛线关系。的确和天猫丶京东平台的刷单没什么关系,但和O2O补贴类型的刷单还是很相似的。
8月底南宁出了一个“被拆迁者驾驶奔驰撞人的事件”东哥不是要说一个弱者面对强者,最后无奈申述的故事。这类的故事已经太多,还有另外的一面,众所周知,而只是很少报道的。在拆迁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补贴,很多农民给自己的楼房加盖楼层,在田地里补种树苗。在绝大多数时候拆迁的人睁眼闭眼,反正是国家补贴的,但也有闹得不好的时候,比如被拆迁的人漫天要价,做的太过分的时候。这和O2O补贴的故事是否有相似之处。资本寒冬到来,平台打击刷单,最后合作商户和个人各处伸冤诉苦被骗。接下来,不用东哥说更多了吧,你懂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刷与不刷,刷多刷少,皆为“利”!
东哥对遏制行业普遍刷单可有良策?如果吹牛皮(刷单)都要正常交税的话,想必立马就会少了很多吧!
欢迎关注“东哥解读电商”,评论有关“刷单”的不同看法!
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店学堂 wangdian.hznzcn.com】
上一篇:国庆大促电商赠品也享受“三包”
下一篇:医药电商崛起28分钟把药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