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开店技巧>“线上O”的职能无法推动社区O2O

“线上O”的职能无法推动社区O2O

类别:开店技巧信息来源:网店学堂发布时间:2015-04-20

    前些天写了《万亿社区O2O? 别搞笑了 做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一文吐槽社区O2O,在业内反响很好,一周时间陆续接待了三波来访,有上海的大牌物业公司的老总,有华为出来的创业团队,还有具备雄厚实力的地产业相关团队,聊了很多内容,在多个维度的探讨上达成了不少共识,最重要的是明确了一点,社区O2O的大方向没问题,有些公司做的非常痛苦,是切入点选错了,所以会出现越发展问题越多的尴尬。

    社区O2O:工具+数据+服务

    为了节省大家时间,帮助真正的从业者更好理解本文,还是先吐槽两句吧。因为看到这个小标题肯定会有不少人会觉得这2货作者又要对社区O2O下定义了,有这种想法的话还是不用往下看了。

    一来,我不想也没那个精力做无谓的争论到底什么是社区O2O,所以很多群里在讨论社区O2O时我从来不插嘴,尤其是一些貌似很懂社区O2O的人,我的态度是看着不说话,没有最终答案的事,试图在嘴上说服理论者们或者寻找共鸣纯属是浪费大家时间。二来,我所表达的思考内容你认不认同不重要,但你顺着我的思路去看这个问题,没准能打开一点思路。

    吐槽完了,节省点篇幅我们直入正题。首先表述一下我对社区O2O的认识,以便与各位更好的沟通。前段时间躺在床上思考社区这么混杂的市场如何将其抽象画化才更好理解呢?顺着自身做自媒体这么长时间以来对整个互联网包括O2O的认知总结了一下,我的观点是社区O2O其实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工具+数据+服务。

    其实整个O2O行业都可以用这三部分来概括,而将此具体到对社区O2O市场的理解上时会有更清楚的认知。由于三部分展开讲的话篇幅太长,今天先说“线上O”的[工具]职能这部分,另外的“线下O”的[服务]职能和“中间2”的[数据]职能两部分后续再详谈。

    前期的社区O2O创业公司们已有深深的乏力感

    “线上O”其实就是互联网的工具属性,不妨看看这些社区类APP,工具特点特别明显,报修呀丶快递呀丶找服务呀丶购物呀,都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沟通的工具属性。你会发现,这些社区APP做来做去,上边附加的功能越来越多,如今甚至有不少电商丶金融板块,其逻辑是提供的功能越多,用户使用的几率越大,但实际结果呢?他们并有像纯粹的互联网产品那样迅速普及,反而让这些APP自身都产生一股乏力感。

    近期小区无忧的CEO唐皓表达了一种观点,其认为在中国来讲,社区O2O未来的主流是“+”的方式,而从物业着手颠覆O2O这一定是个错的想法。“+”就是合作,“+”就是融合,社区O2O未来的主流一定是这个方式。这个‘+’是能够让企业完成从1到10的转变,做着做着我们突然发现小区无忧的路变宽了。”

    首先得肯定以小区无忧目前的处境转换方向是对的,其意识到颠覆物业是错误的想法也是没问题的,但问题出现在这个“+”的前景似乎也不那么明朗。+来+去,最后与58丶点评们越来越接近,+来+去,最后与BAT的竞争关系越来越直接,如此一来小区无忧们还有多少成长空间?被吞并将是其最好的结果。

    在社区O2O市场“线上O”的部分最不值钱

    如今互联网已相当成熟,能做“线上O”这部分的公司太多太多,而在社区O2O市场,最不值钱的也正是“线上O”这部分,现在开发一款APP简直太容易了,花点钱外包都可以,但有了APP之后如何解决运营问题才是难事。

    纯粹的互联网项目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只要喜欢的话全国各地的用户都可以用,所以这些项目往往可以快速扩张至百万甚至千万的用户量级。社区类APP是不可能的,每个地域的需求都不同,这就需要有精细化的运营能力,但这些初创公司最缺的就是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资源,所以项目多半都无法落地,不能落地就只有在天上+丶+丶+,寄希望于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互联网工具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最后“+”成一个黄页APP,而网络黄页的事是58赶集们的强项,用户量比的过他们么?

    物业的水很深 互联网创业公司是吃不透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唐皓所言“从物业着手颠覆O2O这一定是个错的想法”。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线下物业铁板一块,线上这些东西无法打动他们,具体原因留在下篇文章详细分享吧。有许多社区项目的互联网创业者跟我反映或咨询,他们说服不了物业公司,要该怎么做?甚至有些虽然能与物业签署合作协议,但到执行时问题又有很多,做来做去最终发现物业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前几天那个华为出来的创业团队,专门从深圳飞来我这里咨询该怎么办?他们的团队此前参与过万科“住这儿”APP的开发,其现有产品完全与“住这儿”一样,而且他们还为物业提供了一整套的OA系统,但他们在给物业推广时就频频碰壁了。问我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这个方向不对,还是放弃吧。在聊了一个下午之后,他们最终决定放弃原来为物业提供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的思路,换了一个更能发挥华为人优势的方向切入,而我也认为这个切入点的体位将很有机会,目前正在谈天使轮,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投资人,我可以帮忙介绍下。

    物业这块市场很复杂,不是随便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就可以切入的,有关物业这个部分后续会单独成文多介绍一点。还是先把注意力转回来,“线上O”的互联网创业的处境就是如此了,“线上做不好,线下没法做”。小区无忧们熬过了A轮,所以还可以做做“+”边维持边等待转机,而有太多还徘徊在天使轮的类似项目正在痛苦的煎熬着,不舍得放弃的期待着有投资人出手相救。事实已经证明从互联网切入这条路,对普通创业者来讲基本是死路,就算巨头来做也未必成功。

    互联网房产界的明星企业也很可能会在此折戟

    至于阿里丶京东丶苏宁这些电商企业所谓的社区O2O完全是借着概念推广业务,实际上是电商业务的延伸,而且送货上门是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只是现在套上一个新的概念重新包装一下而已。所以,我们暂且先不把这些蹭概念的算进社区O2O里探讨了,不然各种蹭概念的都放进来,这个行业就没完没了的也说不清楚了。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继续谈。叮咚小区号称融了1亿,资本实力已相当雄厚了,但其目前的境况已成反面的市场典型。其实,叮咚小区已是过去时,而且与一些巨头的投入比只是小巫见大巫,据说去年某家从事互联网房产业务的行业巨头投了十几个亿下去,但其并有大肆宣传,结果可能也不太理想。

    这家可以称得上互联网垂直领域的巨头市场打法很互联网化。一方面砸钱拉用户,下载使用抽奖给奖励,中奖率非常高,所以吸引了不少用户;另一方面,拉商家免费为他们导流,一些服务还提供补贴,全国拉了一万多商家,部分商家对此还是很积极的。不过,用户覆盖量和用户量这些数据就不太好拿出来说了,因为与互联网项目的用户量没法比。

    BAT吃不透物业,也不会亲身涉足“重资产”的社区O2O

    其实,就算有钱丶有技术丶有资源的是BAT来也吃不透社区O2O这块市场。因为钱啊丶技术啊丶资源啊这些东西放在社区O2O里的作用比较有限,社区O2O最重要的环节是“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初期的时候我习惯叫这个市场为“社区服务O2O”,因为“服务”才是社区O2O立足的根本。

    社区服务必须由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这需要物业的服务人员来完成,BAT的行业精英们并不擅长这些。而且一般中型的物业公司下面有几千人,这种规模物业公司不少,BAT是只有2丶3万人的“轻资产”团队,他们要想深入到社区O2O形成规模化,就必须要招非常多的一线服务人员,那的招多少人?这样的人力密集型工作不适合BAT直接触碰。

    BAT可以做个平台产品让物业去用?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是最不现实的想法,BAT做的产品与一般创业团队有什么不同?答案是基本没有差,甚至据我所知,社区O2O市场中有不少BAT出来的创业团队。其实,目前绝大多数从互联网角度切入的创业者们都想做成可以一劳永逸的平台级产品让物业们使用,但物业这潭水是非常深的,就是BAT直接与他们接触也是不可能吃透的。

    社区O2O的大方向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切入点”

    说来说去,是为先明确一点,以互联网思维切入社区O2O根本不接地气,这种发展思路九死一生,生的也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状态。最近,有不少人问我社区O2O这个大方向到底有没有问题?我的观点是大方向上没问题,但切入点一定要找对,单纯以互联网的形式很难走通。社区O2O的落脚点应该重在服务,而不是平台,有服务意识的物业或有机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店学堂 wangdian.hznzcn.com】

网店学堂

网店学堂教你如何开网店,详细的开店流程指南,这里有值得你看的淘宝开店教程及丰富的网店技巧经验分享。

Copyright (C) 2021 网店学堂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0036518号